欧美日韩三级免费一区_玖玖资源网站在线网址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_超碰97日本爆乳中文字幕

鄭州領先心理咨詢
預約電話:0371-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
地址:鄭州市金水區(qū)金水路英協(xié)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
點擊這里給我發(fā)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(fā)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(fā)消息
我的位置: 首頁 > 青少年問題 > 叛逆 >
叛逆

孩子不聽話?那是因為家長沒有把他們當成“好

更新于 2018-11-26 ? | 瀏覽次數 0

 

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:明明在勸孩子做正確的事,他們卻不愿意聽從,甚至會大發(fā)脾氣。

 

真的是孩子不聽話嗎,還是家長的溝通方式存在問題呢?分享的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思路:當把孩子置于“好角色”的位置,他的表現也會令您驚喜不已。

 

很多時候,我們會遇到這種情況:苦口婆心地規(guī)勸一個人,說的道理簡直不能再正確了,但他就是不做。在面對孩子的時候,這種情況更多。

 

這種時候該怎么辦?繼續(xù)講道理碎碎念,還是直接來硬的逼迫就范?

 

其實,這兩種方式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的本質:道理明明是對的,他為什么不肯聽呢?

 

01

孩子真的是在拒絕請求嗎?

 

其實有一個人與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問題,那就是:你把對方置于什么樣的位置上。

 

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過這樣的細節(jié):

 

有時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,例如應該把手里的東西放在這邊,結果小朋友不僅沒有聽,反而“啊——”一聲爆發(fā)強烈的情緒,把手里的東西扔下,不肯合作。

 

當你仔細分辨他的情緒,會發(fā)現他不是對抗,更多是委屈,他會大聲說“我本來就是這么想的”,或者“我是沒來及——”,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,而是說:“我不就是提醒你嗎?”“脾氣這么大跟誰學的。”結果孩子更哭鬧了。

 

在這樣的場景中,驅動孩子的內在情緒是什么呢?

 

其實,孩子的心理語言是:“我本來就能做好的,不用你說我也能做好。”他的內在情緒是:你說這些提醒的話,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,你不相信我。而他之所以不合作,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覺得,如果聽話了,就是承認了自己做不好。

 

這里面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感知:如果是自己本來就想做的,那么是對自我的自豪感;如果是自己沒想到,而要父母提醒的,那則是對自我的羞愧感。

 

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注意到,當我們說話的時候,是把對方置于好角色上,還是壞角色上——指責的表達方式,讓對方成為“壞角色”,說的是對方哪里不好,如何沒達到要求;需求的表達方式,是讓對方成為“好角色”,成為能幫助自己的英雄。

 

讓對方成為“壞角色”,潛意識是喚醒對方的內疚感,想提醒對方他有多么不理解自己。這種表達是我們經常不自覺采用的方式,很多時候,喚醒他人的內疚感,是讓我們感覺到痛快的方法。

 

沒有人愿意感覺自己是“壞角色”,一旦意識到自己被指責,一個人的下意識反應是“防御”,否認這種指責,要么是冷冷不予回應,要么是情緒爆發(fā),把小事變成爭吵。

 

而讓對方成為“好角色”,是想喚醒對方的“自我感覺良好”。讓對方看到,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到自己。這是不把自己的困擾歸咎于對方,而直接對未來提出期望。

 

有的人或許會覺得,“不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他怎么會改好呢”。事實恰好相反,不讓對方承認錯誤,往往才能讓對方做得更好。

 

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講的道理都對,但對方卻不聽?其實就在我們把對方置于哪個角色上。因此,當孩子拒絕父母的要求時,也許拒絕的并不是要求本身,而是父母對自己的指責。“我不是這樣的。我本來也可以是對的。”這也許是他大哭的背后原因。

 

02

為什么不能好好溝通?

 

明白了心理機制,如何和孩子溝通的策略也就很清晰了:盡量以讓人“自我感覺良好”的方式提出建議,他人也就愿意接受你的建議,這樣互惠共贏,皆大歡喜。

 

但生活中,這一點卻相當難以做到,這是為什么?

 

第一種常見的情況是:執(zhí)著于“應該”。

 

這種情形對應于心中抱著固定“理想型”的人。這樣的人對于人和關系“應該如此”有強烈的預期假定。一個男人就應該“沉穩(wěn)堅毅、大氣開朗、勤勞顧家、溫柔呵護”,做到這些都是“應該的”,做不到就是“毛病”。

 

類似的,一個小孩就應該“干凈整潔、落落大方、勤奮上進、知書達理”,做到了是“應該的”,做不到就是“毛病”。“怎么這么不聽話!”“怎么這么愛哭!”“怎么這么不自覺。”

 

實際上,我們每個人在與人對話的時候,都隱含著對對方的評價,正分,零分,負分。而我們表達出來的對他人的評分,是正分還是負分,取決于我們的零分線設在哪里。

 

零分線就是我們心中的“應該線”。當我們心中的“應該線”畫在一個封死的位置上,那么任何現實中達不到這條線都是負分。

 

在這種情況下,讓一個人口頭上“不要指責別人,要鼓勵贊賞別人”是做不到的,因為在心里就已經給對方打了負分,即使口頭上不指責,也能讓對方感覺出心里的負分,最后交流的效果還是一樣的。

 

真正讓生活輕松的方法,是在心里畫一條零分的零分線,也就是對他人沒有預期,這樣有一點點好的地方都是正分。例如認為“人與人相互不問候”是正常的,這樣,如果有個朋友給自己送份祝福,立刻覺得驚喜備至,而不會因為“朋友怎么都想不起來給我電話”而氣惱。

 

例如認為“人下班回家懶得做家務”是正常的,這樣,看到家里另一半下班還忙碌收拾,立刻會覺得“對方好好啊,我好幸運”,對方某天懶得做也會覺得理解。例如認為“小孩子貪玩懶惰”是正常的,這樣,如果小孩能自覺勤奮一次,立刻會由衷贊嘆“哇,你好棒”,即使有時懶惰也能理解。

 

如何讓生活看起來處處美麗?相信不美麗是“正常態(tài)”就可以了。語言方式并不是我們隨意選擇的,它反映出我們內在的世界觀念。

 

第二種常見的情況是:執(zhí)著于“我好”。

 

前面說到,當我們想要規(guī)勸一個人,太彰顯自己有道理而對方不對,有可能讓對方產生情緒抵觸,反而起不到規(guī)勸效果。那么推論也很簡單,不要處處彰顯自己,多理解鼓勵對方不就能達到效果了嗎?

 

沒有那么簡單。很多時候,規(guī)勸他人的人,并不是想達到規(guī)勸的效果,而恰恰想達到的是彰顯自己的效果。

 

只要想一句話,就能明白這里面的差異在哪里。“你看,我早說了吧。”這就是一句想要彰顯自己的話。

 

舉一個例子。當你和孩子產生意見分歧,而他沒有采納自己的建議,結果遭遇到了失敗,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期望對方能夠采納好的建議,得到好的結果,那么最好的方式是,刻意忘記自己曾經的意見,而盡可能鼓勵他再去嘗試。

 

當小孩子沒有聽父母勸,非要拿著一個重的東西走,結果摔倒了,父母最好的應對方法是趕緊擁抱一下,說沒關系沒關系。而當小孩子把東西放下,爬起來再走,只為他喝彩“你好堅強”,絕口不提“看,我當初說什么來著”。

 

老子講“大音希聲,大道無形”,就是指不彰顯自己,才能很多時候化育萬物。

 

03

讓孩子成為那個“好角色”

 

很多情況下,與人相處的本質是相通的。讓孩子處在“好角色”的位置上,就是簡簡單單的關鍵一步。

 

讓孩子處在“好角色“的位置上,讓他的自我獲得鼓勵,讓他覺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,才會產生對未來不間斷的內驅力。心理學研究發(fā)現,穩(wěn)定的高自尊者會把好結果歸因于自我,把壞結果歸因于偶然,這樣能在順境中更容易持續(xù),逆境中更容易走出。

 

帶孩子的本質,也就是讓小孩子認為自己很好,并且能做得更好。所有的哭鬧不乖懶散都是正常,偶爾迸發(fā)出的禮貌勤勉是“哇真好”,小孩子會感覺“我這么好嗎,我真的這么好,那我還可以更好”,而這種自我感覺會讓他自己想要做好。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是不爭功的,越不去爭奪“你看我對你教育得多好”的功勞,孩子成長的內驅力越強。

 

其實就是簡單的交流方式,把對方長期置于“零分-負分”的區(qū)間,還是“零分-正分”的區(qū)間,會決定對方長期的自我感知,進而影響他的行為。很多時候,讓我們成長的那么一點點動力,就是心底的一絲“我是這么好的嗎”。

 

有時候,讓我們不敢接受的是所謂的負面情境,很多父母為了避免負面情境,甚至用盡一切嚴厲措施阻礙孩子的探索,但實際上,坦然接受負面情境的正常,反而能發(fā)現生活里處處是驚喜。


來源:人民教育,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異議,請聯系刪除。

 


版權所有: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:鄭州市金水區(qū)金水路英協(xié)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
電話:0371-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?? 網址:http://m.bssfwealth.com/

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

豫ICP備16018227號-1